“只要牧民们生活过得好,我心里才能踏实。”这是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朝勒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嘎查书记兼人大代表,多年来,朝勒孟始终扎根草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牧民排忧解难,扶贫救困,为牧区发展、为牧民的富裕奔走呼吁,早已成为家乡牧民的主心骨、贴心“阿哈”(蒙古语意为大哥)。
朝勒孟所在的格日勒图雅嘎查位于查干补力格苏木北部,辖区总面积69.6万亩,常住户105户278人,主导产业以养殖业、旅游业为主。然而,由于嘎查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原因,嘎查发展一度滞后,牧民增收困难。朝勒孟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全面分析嘎查的发展形势,广泛调研、拓宽思路,狠抓产业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朝勒孟带领嘎查牧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用“旅游+扶贫”模式将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股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成为了带动牧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他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与住房意愿,解决了大部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从2014年识别为重点深度贫困嘎查村,到2018年退出贫困嘎查村序列,短短四年时间,格日勒图雅嘎查在书记朝勒孟的带领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完成了从“自救”到“自强”的思想转变。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朝勒孟始终聚焦牧民生产生活,认真倾听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对新牧区建设积极献言献策,切实履行着作为人民代表的使命和职责。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朝勒孟“关于加强草原基础设施的提案”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现如今格日勒图雅嘎查牧民用电用水均达到标准水平,全嘎查广播电视户户通、手机信号实现了全覆盖。看到自己结合实践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帮助当地牧民解决实际问题,朝勒孟更加坚定了自己认真履职的信心。“做百姓心声的传递者,群众的代言人,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朝勒孟坚定地说。
如今,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今年朝勒孟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解决牧区远距离拉水的问题以及草原生态保护上。
朝勒孟表示,随着牧区储水窖工程的实施和净水设备的安装使用,牧区饮水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四子王旗北部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200毫米之间,地表水不足,地下水缺乏。连年干旱,使牧民赖以生存的浅层水井水位下降,缺水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地区饮用水要靠家庭主要劳力从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运存储到水窖中,每年拉水费用高达一、两万元。远距离拉水问题,成为影响着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制约因素,因此他建议继续加大牧区饮水安全工作力度,在牧区新打机井,解决牧民远距离拉水问题。
“保护草原生态是基本原则,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畜牧业发展,牧民的生活保障也就无从谈起。”朝勒孟介绍,近年来由于农牧业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和草原的压力不断加大,草原退化和沙化情况依然严峻,草畜平衡尚难以实现。因此,朝勒孟希望政府强化草原生态管理,出台可行的办法措施,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扎力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