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近四十年间,春晚成了全国人民新年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每逢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一起,觥筹交错、言笑晏晏观看春晚,无疑让过年添上了更多团圆与热闹的氛围。
春晚也是整个文娱领域一年的顶峰,曾有着无与伦比的造星力、话题度,如今,随着直播、短视频的风靡,大娱乐时代来临,春晚的“统治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是最具社会普及度的晚会。刚刚过去的牛年春晚,依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话题中心,关于节目、关于嘉宾的讨论,大到“催婚”话题,小到口红色号,频频见诸于各大网络平台,打造了无数热搜与话题。
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晚中,有一位很多人都认识的春晚“新面孔”——薇娅,她成为登陆央视春晚的首位电商主播。
薇娅的春晚首秀,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联袂巩汉林、张嘉倪和魔术师王禹、方芳,表演了全新形式的魔术小品《喜从天降》,在这个略显“急就章”的节目中,薇娅也只是小小露了下脸。
另一部分,则是在春晚会场一墙之隔的后台做自己的老本行直播,在数小时的春晚预热直播节目《春晚GO青春》中担当独家好物推荐官,与康辉、朱广权、朱迅以及王冰冰等央视名人一起,带来春晚的种种台前幕后。
将直播间“开进”春晚的薇娅,首开电商主播登陆春晚潮流的薇娅,面对这一殊荣,也感到“紧张”、“激动”,这对于见惯了大场面,与众多顶流超巨谈笑风生的薇娅来说,实属难得。
对于薇娅,和她身后踮着脚尖凝望着春晚舞台的网络红人来说,春晚意味着什么?
越过春晚的“龙门”
薇娅与电商直播的全民化出圈
从1983年开始,央视开始每个农历大年三十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从黑白电视机时代一路走来,始终是全国人民过年娱乐的共同之选,构成了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春晚产生过太多的一夜成名,见证过文娱行业很多巨星的成长,语言类节目里的陈佩斯、赵本山,舞蹈里的杨丽萍、邰丽华,音乐界的张明敏、费翔等,无一不在春晚观众的注视下扬名立万。
尤其是前三十年的春晚,春晚成为文艺大腕梦寐以求的至高舞台,即使演员艺人未必如此,粉丝观众们都会上心,在郭德纲登上春晚之前,相声迷们对郭德纲上春晚期盼了超过十年,猴年春晚,很多看着西游记长大的观众,都发声希望六小龄童上春晚,当时这一话题的火爆度不亚于去年的丁真、王冰冰。
事实上,春晚的内容,从来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作品与嘉宾也都与当年的文娱大事件相呼应,西游、红楼等名著剧组都在上映后上过春晚,“阿Q”扮演者严顺开也在首届春晚上演过《阿Q的独白》,《机器人》、《扶不扶》等无数映照现实的作品也都是经典作品。
2020年,电商直播飞跃式发展,薇娅作为电商主播佼佼者登陆春晚舞台开了先河,但如果放大到网络红人群体,则早有先例,他们深刻诠释了春晚无与伦比的造星力。
2010年,央视上线了一个名为《我要上春晚》的节目,广邀草根达人,通过才艺比拼获得直通春晚的机会,先后有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朱之文、王铮亮、华晨宇等多名达人在春晚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尤其是西单女孩,堪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春晚表演嘉宾,仅仅几分钟的弹唱,朴实无华,却让她成为全国皆知的红人,“大衣哥”朱之文、旭日阳刚也是类似。不过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受益于春晚的一夜爆红,却因原创能力缺乏、转行等因素没有长红下去。
近年来,春晚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血液,以年轻演员为主,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高热度、高流量,但再也难以见到赵本山那样,以优秀作品为基础,与春晚相互成就的案例。
今年的春晚节目里,除了歌舞类节目,最受瞩目的语言类节目中,在老带新的搭配下,像黄子韬、唐艺昕、任嘉伦、万茜等人的表演可以说是亮点难觅。
其中,也包括薇娅。那个魔术小品,本身吸引力有限,薇娅的表演也属平平,通过作品大爆出圈的路线宣告折戟,小品对薇娅更多的意义在于,让年轻观众看到熟悉的主播,让年长的观众通过后辈的介绍也知道她的背景。
虽然“面子”上不算火爆,但薇娅相比春晚刷脸的流量明星来说,赢在了“里子”上。
薇娅大年三十的直播间,开设在春晚演播大厅一墙之隔的地方,康辉、朱迅等老牌春晚主持人与薇娅一道直播带货,这无疑是电商直播行业的高光时刻。
兴起几年,于2020年达到高点的直播带货行业,也借着春晚的舞台,进一步出圈,被无数老一辈观众进一步了解与接受。
红人经济行业
仍处在集体出圈的1.0时期
春晚为薇娅开辟专属直播间,这更多是薇娅的成功,而非行业的成就,就像中国科幻文学界,被刘慈欣单枪匹马拔高到世界高度,却难言是整个行业的成功。
环顾央视春晚以及各大卫视春晚,有资格上台表演的,只有薇娅、李佳琦、冯提莫等寥寥数人。
(李佳琦东方卫视小品首秀)
虽然各台春晚现在的影响力不比前视频时代,但如果能有在万家灯火前证明自己的机会,想必多数网络红人都会欣欣然心向往之,反之则是“衣锦夜行”。
但翻遍各个地方春晚,也罕有网络红人的踪迹,说明这一群体对于卫视来说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而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整个行业需要自省的地方。
首先,就是社会认知度的局限性。不管视频创作,还是直播,主要用户群体仍以年轻人为主,由于圈层细化,除了很多超级头部,影响力辐射范围在性别、年轻、地域、领域等维度上都有限制,面对要照顾到所有观众群体的春晚来说,吸引力总体来说较为有限。
第二,红人经济正走在高速发展时期,仍在不断自我改进与规范。新经济时代,红人经济开始成为商业基础设施,与各行各业产生密切关联,过去,行业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等,近期,在各界关注下,行业发展中各类不足之处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红人对春晚这类舞台的需求也不如以前媒介不发达时那么迫切,原先,为了一个名额,创作者往往需要极度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层层审核,而现在,网络平台百花齐放,数亿级用户基数,让很多“红于兹、长于兹”的达人们有了更多的出头机会,他们在视频和带货的赛道中仍有长足的期待空间。
春晚不再是独一无二的“龙门”,而无数的网络红人们依然有无尽的成长空间,毕竟,曾是春晚第一钉子户的冯巩老师,也来到了短视频的赛道开始耕耘,而目前红人经济处于领航地位的薇娅与李佳琦等人,依然远未触达成长的天花板。
结语
登上春晚的舞台,是全民化的标志之一,但又非唯一的标志,以薇娅为代表的头部红人,开始登陆春晚并扮演重要角色,是直播电商行业打破地域、年轻桎梏,走向全民化的一大事件。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头部甚至腰部红人,以鲜明的行业特点、个人风格,迈向春晚等大众舞台,让红人经济真正链接万物,无远弗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已获授权,版权归TopKlout克劳锐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或翻译。
https://mp.weixin.qq.com/s/T_8-2ShLlNIgGg1IYoIR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