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天天向上2018
蔡澜(1941年8月18日—2025年6月25日),男,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来定居香港。中国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先后出版200多部各类书籍,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早年经历】
【童年经历】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省潮州。父亲蔡文玄在邵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影片公司任职,担任中文片发行经理和负责宣传。母亲洪芳娉先是教书,后来做了小学校长。因生在南洋,取名蔡南。因为家中有个长辈,名字中也有个“南”字,所以为避忌讳,改名蔡澜。蔡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战乱中度过,他的家族不得不南下南洋谋生。因此,蔡澜在新加坡出生并长大,但在教育方面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少年时期,他对古典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文学方面。
蔡澜出生不久,新加坡被日本占领,食物开始短缺,加之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光靠父母两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家中陷入困境。作为读书人,父亲蔡文玄不屑利用职权赚外快,母亲洪芳娉一边嗔怪他是“和平时的君子,乱世中的窝囊废”,一边在教书之余大显身手。母亲是典型的刻苦耐劳、节俭淳朴的潮州妇女,没饭吃的时候,她就去采树上的芒果,拿醋、糖腌制以后再去卖,也会在游乐场内开小百货店,每天凌晨三点摸黑进货,夜间销售。靠着母亲投资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全家生活得到改善,后来又购买了一座带花园的两层楼的老房子,一家人终于搬离了戏院楼上的公司宿舍。住在戏院楼上时,唯一的好处是,一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从有记忆开始,蔡澜差不多每天都在看电影,电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学”经历】
蔡澜不喜欢数学课,数学不及格,就不能升级,母亲洪芳娉认识蔡澜就读学校的校长。第二年,数学仍旧不及格,母亲只好让蔡澜转到另一家学校去。就这样,从一所学校流到另一所学校,他自嘲自己是“流学生”。除了“流学”,蔡澜还装病不去上学,躲在被窝里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父亲是邵氏电影公司经理,蔡澜把当时放映的电影看了个遍。因为痴迷电影,又偏爱“西片”,不爱上学的蔡澜上午上中文学校,下午上英文学校。中文学校有个美术老师的粉彩画让他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去学画,无形中又打下了绘画的基础。
【发表影评】
父亲蔡文玄经常买书,从最初的《格林童话》《天方夜谭》到后来的古典小说、世界名著,长期的文学熏陶为蔡澜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955年,蔡澜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评论生涯。后来,他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在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观看了大量的电影,为日后的电影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邵氏时期】
1957年,蔡澜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后来,他又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在这段时间里,他观看了大量的电影,为后来的电影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9年,蔡澜离开新加坡,前往日本求学。他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回到香港发展了电影事业。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他加入了邵氏电影公司,担任监制。在这段时期,李翰祥开创了中国黄梅调电影的黄金时代,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蔡澜从主要负责购买日本片到香港及东南亚放映开始,到负责香港电影的日本外景部分,他做过电影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道具、木工、副导演、摄影助理等。蔡澜最初想做导演或做编剧。后来发现,当导演,从写剧本、创作、选演员、指导拍摄、剪接,到看片子,工作就结束了。做监制的不同,可以参与电影的发行,可以同时监制几部电影。
香港没有彩色冲印,拍完后送到日本东洋视像所。拷贝送去之前由蔡澜检查,他因此看了所有的邵氏出品电影。
1967年,负责和张彻导演一起拍摄《独臂刀》时。
1968年,负责《金燕子》外景之后,他和张彻又合作了《飞刀手》等影片,同年蔡澜在日本看了导演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成为他重看多次的影片。拍了几部片之后,他向邵逸夫建议:香港拍一部电影要四五十个工作日,日本只要20个就完成,不如在日本拍。
1969年,邵逸夫同意,从香港派来四五个演员,其他都用日本人,拍摄《裸尸痕》,陈厚担任男主角,丁红演女主角。
【嘉禾时期】
20世纪80年代,蔡澜进入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监制了成龙《快餐车》《一个好人》《龙兄虎弟》等影片,其中大部分在海外拍摄。当时,成龙受到香港黑社会威胁。嘉禾老板邹文怀让蔡澜把成龙带走,蔡澜带成龙、洪金宝和编剧陈景生去了巴塞罗,在酒店写剧本,准备好后召集大部队开工拍戏。成龙的戏一般一部拍一年,蔡澜得以在这些地方生活。
蔡澜在嘉禾做到公司副总裁,直到1997年创始人之一何冠昌离世,他彻底告别电影行业。
1988年,他创办了嘉禾下属的子公司“大路”,公司与日本合拍一系列由日本漫画改编的特效片《孔雀王子》、《阿修罗》、《力王》等,他大力支持醉心于特效的导演蓝乃才,经他之手拍出的影片,特效水准可以称为香港第一流。当时恰逢香港电影三级划分制度确立,他又拍出《聊斋艳谭》系列情色片,票房过千万。
1992年,他参与监制改编自日本漫画影片《力王》。
【进军商界】
1990年代中,蔡澜进军饮食业,曾推出过“暴暴系列”零食、酱料及茶饮等,亦曾在香港参与开设餐厅,包括“粗菜馆”及“猪油捞饭”。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蔡澜经商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他创立的“暴暴茶”茶饮。常年在日本的蔡澜发现,日本人虽然有浓厚的茶文化,市场上却缺少普洱茶。1992年,蔡澜成立了暴暴茶(国际)有限公司,从国内引进普洱茶并加以玫瑰花一同制作,以去油腻为卖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蔡澜同日本饮料公司Pokka的创始人高木崇行相识,后者便将“暴暴茶”做成罐装饮料引入日本。蔡澜表示,暴暴茶的成功在于发现了日本市场的空白。此后,他如法炮制,向香港引入了当时港人闻所未闻的澳洲有汽红酒,并先一步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加以介绍宣传。
1994年,在香港开设“蔡澜美食坊”,里面设有14间美食店,每间食店均由蔡澜亲自挑选。
2006年,于中环开办“蔡澜旅游”旅行社。
2007年,在深圳开“蔡澜美食坊”分店。
2013年,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富力盈信大厦内开设开设蔡澜美食城。
2014年起,先后开设个人品牌“蔡澜花花世界”淘宝、天猫店,出售由他本人监制的各类食品、酱料及茶饮。
2018年7月,个人品牌“蔡澜越南河粉”店于香港中环开业。
【期刊写作】
1980年代开始写作,并推出过很多作品,内容以食经及游记为主。最早在《东方日报》《明报》撰写专栏,后来于《壹周刊》及《苹果日报》创刊后一直撰写杂文及食评专栏。
1981年,他受邀在香港《东方早报》副刊《龙门阵》写文。有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后,老友倪匡将他推荐给金庸先生。从此蔡澜在金庸的《明报》副刊开了一个名叫“草草不工”的长期专栏。“草草不工”四个字是他的自谦,形容潦草与马虎。但实际上,蔡澜对于写作有着锱铢必较的严谨。
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蔡开始写作的第一年,稿费的收入已达到120万元。
1995年,蔡澜出版了小说《追踪十三妹》。他写了几十年,出版书籍超过200本,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2017年6月24日,北京言几又书店(荟聚店)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
2022年,出版散文集《过好这一生》。
2023年3月,获澳门科技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24年5月,蔡澜新书《赚钱的艺术》《花钱的技巧》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电视节目】
1989年,黄沾、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1990年则与黄沾及倪匡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访问过包括周润发、成龙、张国荣等在内的超级明星嘉宾。
1997年主持无线电视制作的清谈节目《蔡澜人生真好玩》。
1998年,在无线电视主持旅游饮食节目《蔡澜叹世界》。
2007年4月22日,由香港无线和深圳卫视联手打造的全新美食栏目《蔡澜提菜篮》(香港播出名为《蔡澜逛菜栏》)播出。他主持的《蔡澜叹名菜》(2008年)、《蔡澜品味》(2009年)等美食旅游节目曾是TVB周收视率TOP5中的常客,其中2008年推出的《蔡澜叹名菜》的最高收视率曾达32%。
2009年,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与香港、内地主持一起周游全球,呈现世界各地的极品美食。
2009年至2010年,主持TVB节目《蔡澜品味》。
2011年,担任亚洲电视旅游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主持。
2012年,亚视也曾邀请蔡澜录制节目。2012年,主持ATV旅游饮食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同年央视导演陈晓卿邀请蔡澜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纪录片播出后迅速火爆。
2015年,做客央视《开讲啦》。
2019年,参加湖南卫视推出的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
2020年6月29日,美食家蔡澜与喜马拉雅合作的首档音频节目《蔡澜:好好吃饭,好好玩》正式上线。
2022年,参加的大型跨界访谈节目《共同说2》大湾区篇在腾讯视频上线播出。
2023年9月4日,在新加坡举办首个书法展。
【安详离世】
2025年6月27日,蔡澜微博发布消息:我们敬爱的蔡澜先生于2025年6月25日(六月初一),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遵从先生意愿,为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6月27日下午,蔡澜点心微博发文,公布一封蔡澜先生的信:早在2023年底,蔡澜先生托付我们一封信,嘱托在他离开后发表。此刻先生虽已远行,但他留下的精神与智慧,将一如既往指引着我们。谨以此信送别我们亲爱的蔡澜先生。6月27日,蔡澜创立的美食官网变黑白。